MBTI
MBTI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帮助人们更好的认识自己以及周围的人。或者说更方便的理解人性。
了解MBTI后,体会到这些不同人格分类反应的是迥然不同不同的思维模式。
很多人可以仅通过简单的言行举止或者几个简单的题目就可以基本断定他的类型,然后据此可以推测出他的更深层的心理动机,以及各种行为的可能性。
这要比其他纯玄学性质的性格测试方式,如星座、生肖、八字要更加科学和准确。
比如,我的mbti类型可能是intp.逻辑学家型,典型人物是爱因斯坦,热衷于理论知识,不善于社交,注重逻辑和自主精神。很多高智商的科研人员或者哲学家是这种类型,但是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这么笨。缺点是执行力差,三分钟热度,以及完美主义拖延。
我的相反类型esfj,比如泰勒斯威夫特或者乔拜登,这是一种乐于助人,擅长照顾他人、重视集体主义和社会规范的类型。缺点是过度迎合他人,忽视自我需求、对批评过于敏感。
二者并不完全是互斥的。各自的特定仅表明最显著的人格特征,比如一个intp也有可能很会照顾别人,一个esfj可能也喜欢理科知识。每种人格没有高低之分,也不关乎道德行为,和个人习惯。每个人仍然有更加具体的行为特点和心理活动。
另外,具我的分析。中国历史以来,绝大多数的劳苦大众(如吃苦耐劳、勤俭解决的贫苦农民),mbti类型很可能是istj(女性则可能是isfj),这和社会背景息息相关。东亚文化下的人们i人占比更大,而欧美文化下明显e人更多,也反应了文化背景对群众造成的性格影响。
下面是我个人对各个维度不同类型的总结。
精力支配
E(Extraverted)外向: 从独处中恢复能量 I(Introverted)内向:从与人互动中获取能量
认识世界
S(Observant)实感:关注 现实、细节、具体经验 N(Intuitive)直觉:关注 可能性、模式、抽象概念
决策方式
T(Thinking)思考:基于 逻辑、客观分析 F(Feeling)情感:基于 价值观、人际关系
生活态度
J(Judging)判断 喜欢 计划、结构、确定性 P(Prospecting)感知:喜欢 灵活、适应、开放性